10月28日晚,伴随着最后一件华服在掌声中定格,第五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活动在“中国畲族第一乡”——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龙峰村圆满收官。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桐庐县人民政府承办,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设计师发展委员会参与具体执行工作。
这场以 “华韵心织” 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以针线为笔、以布匹为卷,将各民族流淌千年的历史记忆、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趣与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尽数缝缀于服饰之中。这既诠释了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深厚情怀,更以创新之力推动民族服饰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随着动感的 T 步音乐缓缓响起,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模特们依次走上舞台,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奇妙世界。苗族的银饰流光、土家族的织锦添彩、畲族的凤凰纹灵动…… 各民族特色服饰在聚光灯下一一亮相,每一套服饰皆是凝结创作者智慧与心血的艺术精品,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
▼
现场直击
这场备受行业与大众关注的民族服饰设计展演,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与文化爱好者到场观礼,更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省民宗委主任王慧致辞并宣布开幕。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楼炳文,省民宗委副主任金伟出席活动。省民宗委、省政协民宗委业务处室负责人,各市、部分县(市、区)民宗部门负责人、18个民族乡(镇)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专家学者、业内优秀设计师,以及桐庐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各族群众代表共140余人参加活动。
浙江省民宗委主任——王慧 致辞
并宣布展演开幕
桐庐县委书记——冯晶 致辞
T台成为传统与潮流交锋融合的舞台,入选设计师们深入挖掘畲、苗、蒙、藏、汉等各民族的传统技艺与文化符号,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进行大胆碰撞。
古老的刺绣与数字化印花并存,传统的民族廓形被解构为先锋的时尚表达,可持续面料与天然草木染技艺相辅相成。每一套作品都是设计师“以心编织”的成果,完美诠释了“华韵心织”的主题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在当代的旺盛生命力。
▼
▼
▼
关于展演
自创办以来,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始终秉承 “公开、公平、公正、高规格、专业性” 的核心原则,凭借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庞大的参与规模、多元的参与主体与优质的参与作品,成为国内民族服饰设计领域的重要活动。活动面向国内外服装设计爱好者公开征集,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近800份参演作品,最终有20组优秀作品拿到最终展演的入场券。
当晚,专家团的亮相为活动增添了权威性与专业性。专家团成员汇聚了来自民族服饰研究、服装设计教育、 时尚设计领域以及商业运营等多个维度的行业顶尖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海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 ”获得者陈闻,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 ”获得者张义超,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钱峰,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施杰等作为本次展演的专家导师,为选手们提供了民族服饰方面的宝贵建议及后续发掘方向做了指导性意见。
展演佳作揭晓
Award-winning situation
“云霓天工”作品
鲁晓隆、邵翠翠《乌苏里船歌》
来自哈尔滨学院的鲁晓隆、邵翠翠凭借作品《乌苏里船歌》,以其对赫哲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创新表达,获“云霓天工”作品称号。这套作品巧妙地将赫哲族鱼皮服饰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的服装语言,每一处剪裁、每一个装饰都仿佛在诉说着赫哲族古老的故事,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场焦点。
“经纬匠心”作品
Porramace Ponglarpprasert 《glam tribe》
《glam tribe》以民族图案重构为核心,通过大胆的色彩重构与现代剪裁手法,赋予传统织锦新的生命力,展现出苗族文化在现代时尚语境下的独特魅力。
郝温鑫 陈旭展 《凉山作序集》
《凉山作序集》则以彝族文化为灵感,用精湛的刺绣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将彝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生动地展现出传统彝族服饰的创新应用。
“织羽新苗”作品
连思敏 《畲凤归,山鸣》
《畲凤归,山鸣》从畲族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凤凰,花边衫等元素巧妙融入服装结构设计,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展现出畲族文化的神秘与古朴。
康云斐 《稔穗织蓝》
《稔穗织蓝》运用独特的刺绣工艺,重现布依族服饰的历史质感,同时在色彩与图案设计上大胆创新,使作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更具时尚感和艺术感染力。
韦梓晗 《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则聚焦桦皮文化,通过对鄂温克族传统服饰元素的提炼与再创作,展现出鄂温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与独特魅力。
“非遗新生”文创作品
舒卓文 吴书乔 《哈韵织垂》《垂虹绕哈》
韦梓晗《经纬之间》
梁邵丰 冯相儒 《万物有灵》
通过这场视觉化的文化盛宴,观众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感受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交融、彼此成就,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这份文化认同,将进一步激励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