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三新”特征,浙里启航 |深度解读陈大鹏会长中意时尚峰会发言对浙江服装的启示
最新动态
“三新”特征,浙里启航 |深度解读陈大鹏会长中意时尚峰会发言对浙江服装的启示
2025-10-142

2025中意时尚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发表了以“变革迭代”为核心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服装市场以“新市场、新消费、新零售” 为核心的“三新”特征,为全球时尚产业格局注入了来自东方的确定性与活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以“变革迭代”为核心关键词阐述中国服装市场的“三新”特征:“一是新市场,中国服装市场实现数字化全面渗透,层次多元,梯度发展;二是新消费,中国消费者观念转变,需求多元,消费升级加快,热点不断涌现;三是新零售,渠道和营销模式持续迭代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新媒体、新电商蓬勃发展,新赛道、新物种不断涌现。”他表示,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和巨大潜力,为中意时尚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期待双方共同把握市场机遇,共创新未来。


这一立足于国家级行业视野的权威研判,对于正处在动能转换、模式重构关键阶段的浙江服装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份精准的路线图与有力的动员令。


浙江,作为中国服装产业的核心腹地与创新策源地,何在这轮“三新”浪潮中把握先机、引领变革?陈大鹏会长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数字赋能

重塑市场新格局


陈大鹏会长指出,中国服装市场正实现数字化全面渗透,层次多元、梯度发展的新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对于浙江服装产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杭州艺尚小镇,数字技术与时尚产业正在深度融合,形成从设计研发到营销服务的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3D设计平台,正在改变传统服装设计流程,大幅提升研发效率。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电商新模式,为浙江服装企业开辟了全新的销售渠道。


浙江服装产业需要从“数字工具应用”向“数字生态构建”跨越。单纯依靠电商平台已不足以应对新时代竞争,必须构建从消费者洞察、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到精准营销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力。浙江企业应当依托本地数字经济优势,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增效,在梯度发展的市场中占据制高点。


需求跃迁

引领消费新变革


“中国消费者观念转变,需求多元,消费升级加快,热点不断涌现”。陈大鹏会长对新消费特征的概括,精准描绘了当前消费市场的动态图景。


浙江服装企业在这方面已有前瞻布局。雅莹集团的高端女装系列精准捕捉消费升级需求,江南布衣的独特设计语言满足了个性化表达诉求。依爱夫跨界融合游戏文化与服装产业,开辟了全新的消费场景。森马服饰通过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年龄层和消费阶层的需求,展现了出色的市场细分能力。


浙江服装产业应当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型。新消费时代的核心在于洞察那些消费者自己尚未察觉的潜在需求。浙江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设计创新优势,将文化元素、科技功能与时尚美学深度融合,通过品牌叙事和情感连接,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品牌价值,在多元需求中精准卡位。


渠道革新

开拓增长新空间


“渠道和营销模式持续迭代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陈大鹏会长对新零售的阐述,指明了行业增长的新路径。


浙江服装企业在零售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万事利借力AI打造“西湖一号”设计平台,实现丝巾个性化定制与柔性生产;安正时尚将直播间植入工厂卖场,通过场景化展播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卓尚服饰则构建极致快反供应链,实现3日内快速补单,精准响应市场需求,共同勾勒出数字化新图景。


浙江服装产业需要从“渠道拓展”向“场景创造”进化。新零售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融合,而是基于消费者全生命周期价值的场景化运营。浙江企业应当着力构建无缝的消费体验,将交易触点转化为情感连接点,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触达和个性化服务,在迭代中保持领先优势。



站在中意建交55周年与中欧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上,浙江服装产业应当充分吸收陈大鹏会长的“三新”理念,以数字化转型重塑市场格局,以需求洞察引领消费变革,以渠道创新开拓增长空间,在变革迭代中巩固浙江服装大省的地位,向服装强省迈进。


正如达·芬奇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所象征的创新精神一样,浙江服装产业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在百年工坊底蕴与新兴消费浪潮的碰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与国际时尚的同频共振,共创浙江服装产业的新未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