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动态|江南布衣“‘布’一样的美育课”夏令营,周迅和孩子们一起为未来创作
最新动态
会员动态|江南布衣“‘布’一样的美育课”夏令营,周迅和孩子们一起为未来创作
2025-08-252


“(你们)发现了谁?是我吗?”


8月23日下午,在一群孩子的欢呼声里,一袭浅蓝色衬衣和牛仔裤的周迅突然现身。这次她的身份有点特殊:作为助教老师,来杭州参与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与江南布衣联合主办的“‘布’一样的美育课”夏令营,和孩子们现场一起以布为媒、用布作画,创作心中未来的模样。



“孩子的想象力,这个很珍贵。”周迅在活动后接受都市快报独家采访时坦言,让小朋友有更多想象力的开发,同时又传递了环保的生活方式,既有意义,又“真的挺好玩”






近距离感受“何以绘画”

15位孩子的一场特殊夏令营


这场特殊的夏令营,特别联动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去远方”研学旅行项目,邀请来自四川广元青川县乔庄小学的6位学生,与9位杭州的孩子一同走进天目里。


在周迅和孩子们一起拼拼剪剪之前,孩子们已先一步开启艺术之旅:参观了由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和意大利路易吉·佩奇当代艺术中心,共同策划的艺术展览《360°:我们为何绘画?》。展览汇聚39位艺术家的百余件新作,从“画什么”“怎样画”“绘画的多重可能性”层层展开。



展览中,他们看到绘画被转化为手工书、装置和织物,感受到艺术的多样形态。徐梯善的大幅作品营造出未来机器般的空间,阿尔瓦罗·巴林顿的画布以鲜艳色彩和多层材料叠加,展现出节日般的氛围。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专注观看,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绘画与生活的联系。





旧布新生,想象力与环保共生

周迅和孩子们一起为未来创作


随着“‘布’一样的美育课”开启,孩子们想象力的脑洞也彻底被打开。在江南布衣的设计师志愿者安想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插画师让·马克·科特在1899年创作的一组天马行空的明信片,了解了100多年前人们的猜想,到如今已经有不少成为了现实,“站在今天的我们,去畅想未来,又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桌面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布料,立马成了孩子们描绘未来蓝图的“钥匙”。有的拼贴出了科幻感十足的城市轮廓,有的用碎布片组合成山水与自然共生的图景,还有的孩子拼出了象征希望与连接的图案……一件件独一无二的T恤在孩子们手里因想象而诞生。



助教老师周迅,此时也“悄悄”上线了。作为“‘布’一样的美育课”公益大使,她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创作,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尊重自己内心最独特的想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自由地用废弃的边角料,发挥想象力。不限制他们的想象力,这非常重要。”周迅说,“一个是想象力,一个是爱护地球,通过这样的一场夏令营,对小朋友未来的创作和生活方式都会产生影响,两全其美。”



作品完成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换上自己设计的T恤,轮流走上前展示。来自四川青川县乔庄小学的一名学生笑着说:“我第一次自己做衣服,好像真的把‘未来’穿在了身上!”“这些碎布料可以‘变废为宝’,那我家里的旧衣服应该也可以!”另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很肯定地说道。


随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代表为周迅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志愿者颁发了证书,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带来的艺术启蒙与温暖陪伴。周迅也和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每一个创意和笑容都成为现场最动人的画面。



“从挑选边角料开始,一支胶水一把剪刀一支画笔,其实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尝试(创作)。”周迅说,她也想带一些边角布料回去试试,“挺好玩的”。





江南布衣借助公益力量

助推艺术未来和可持续发展


江南布衣“‘布’一样的美育课”公益项目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始终践行公司“艺术探索 美好生活”的使命,通过库存布料的再利用,让沉睡的面料变为创造的土壤。截至目前,已有46名志愿者累计服务712小时,带领409位孩子展开布贴画、布油画、布书皮等创作,其中82位乡村儿童在艺术中播下自信的种子。



此次活动与“去远方”研学旅行项目的合作,让孩子们不再只是等待艺术走近,而是以研学的方式走进杭州。这一新的形式,使美育的力量更立体、更持久。未来,「布一样的美育课」将继续探索,让更多孩子在艺术与公益的滋养下,发现自我,照见世界。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布一样的美育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场关于未来与可持续发展的对话。我们希望通过艺术与公益的结合,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在创作中被看见、被启发我们相信,美育是一种力量,它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自信、包容和希望的种子。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这样的跨界探索,让更多孩子在艺术中自由表达,也让环保与共创的理念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



来源:都市快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