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动态|2025时尚品牌数字化建设及运营高级研修班在杭州圆满落幕
最新动态
协会动态|2025时尚品牌数字化建设及运营高级研修班在杭州圆满落幕
2025-07-253

2025年7月22日至24日,由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承办的“2025时尚品牌数字化建设及运营高级研修班” 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高研班吸引了全省时尚产业及相关领域60余位相关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数字化赋能时尚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01

开班仪式

聚焦数字未来,共探产业发展


7月22日上午,高研班在开班仪式中拉开帷幕。浙江省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周一珉、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赵悦等领导嘉宾以及全体学员出席开班仪式。本期高研班深度整合政策导向、产业基础、技术前沿与企业需求,以多元化学员结构、精专课程体系及优质师资团队为特色,着力于培育学员系统性数字能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浙江省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周一珉开宗明义地指出,时尚产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其背后的核心要义在于文化,数字化运用则有助于赋能行业发展。谈及时尚产业发展,周一珉主任特别指出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政府致力于持续优化服务,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触达真正有需求的企业,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共同营造更优的产业发展生态。

02

教学环节

理论结合实践,科技赋能时尚

本次高研班结合主题报告、研讨交流以及现场教学,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时尚产业中的应用、时尚产业数字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时尚品牌数字化营销与渠道拓展、时尚产业数字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现场观摩与案例教学等版块开设相关课程。

现场观摩与案例教学

参观中服科创研究院

当前,数字化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作为本次研修项目的核心实践环节,高研班学员走进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开展深度研学。首站参观墙系统呈现了人类服装科技变革史与研究院战略蓝图,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在智慧云脑前,学员们重点观摩了中服科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和现代时尚产业链全景图谱,直观感受产业数字化布局。

展厅内,自动缝制机器人、智能试衣镜、AI生成视频、智能可穿戴研发中心、AI人体数据采集区等前沿科技应用场景密集呈现,高研班学员们在此体验了智慧定制、研发以及生产的具象实践。


新生班会

自我介绍和班委竞选

随后举行了新生班会,旨在促进学员间的相互了解,明确班级管理与学习要求。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学员们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并选举产生班委团队,为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AIGC时代下的时尚设计创新》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张志涵

中国美术学院张志涵教师以主题报告《AIGC时代下的时尚设计创新》破题,从新逻辑、新范式、新意识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驱动设计创新的核心路径。

张志涵老师首先系统梳理了AI快速发展阶段的重要结点,并分享了AIGC用户级应用软件。他着重强调,企业家需以战略眼光布局AI生态,管理者需构建敏捷组织,设计师则需拥抱工具进化,共同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层面,张老师结合丰富的设计案例,生动解析了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omfyUI等工具在时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他指出,AI生成式工具在时尚设计的概念、廓形、图案、材质、风格等方面均展现融合潜力。

AIGC时代,时尚设计师需要注重“人智协创”,即结合人的主体能力与机器的协作能力,成为集流程管理、美学引领与文化叙事于一体的设计师。最后,张老师探讨了AIGC时代的时尚价值观思考,包括去中心化与无边界、文明的反思和重塑以及自我认知和世界再造。


《AI+3D:重构时尚产业数智化升级新路径》

  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资深行业专家  丁君阳

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资深行业专家丁君阳带来了一场关于《AI+3D:重构时尚产业数智化升级新路径》的前沿洞察,这场分享为时尚品牌数字化转型描绘了清晰的技术发展方向。

丁君阳老师指出,当前产业在供应链、技术以及市场上正经历深刻变革。对泛时尚和零售业来说,渠道及伙伴、品牌、产品力、供应链及物流成为主要的增长力。未来5年,行业模式将加速巨变,“贸易+流通”的传统模式不再是核心竞争力,“1+n”的新模式将在各领域显现,每个企业都将拥有专属“智能体”,承载企业数据、流程与知识,成为企业发展利器。

针对AI与3D技术各自的优缺点,Style3D的创新解法是深度融合AI与3D,打造出具备“真视觉、真仿真、真渲染、真工艺”四大核心优势的自研技术体系。最新发布的“Style3D Studio V9.0”更实现了“AI知你意,3D来实现”,该版本在款式、面料、图案、工艺、辅料等等关键环节深度应用AI,大幅缩短创意到产品的路径。

“企业智能体=定制工作流+定制开发的AI技能+定制训练的知识库”。Style3D“AI+3D+AI”的闭环方案正在改变行业,业务应用链路涵盖企划、设计、开发、评审/验证、订货/发布、销售生命周期,端到端数字化闭环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工作流,大幅缩短顾客需求到产品交付的周期,加速产业升级。

“产业链接,全球赋能”。作为杭州AI领域的“隐形冠军与明日之星”与 “2025中国AI创业十骏” 企业,Style3D以面料设计、服装设计、云协同管理、视效营销等产品矩阵,端到端全链路数字赋能时尚行业,助力企业创新创收、降本增效、柔性快反,促进产业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时尚品牌企业数字化落地方案及路径规划》

  环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装交付总监/助理副总裁 曹伟峰

环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助理副总裁、服装产线交付总监曹伟峰详解《时尚品牌企业数字化落地方案及路径规划》,为企业转型提供可执行规划。

当前,全球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线上销售占比持续上升。中国服装市场规模庞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电商平台助力品牌拓展销售渠道,直播带货成为新趋势,为品牌带来流量与销量。面对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可精准洞察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通过优化内部流程,企业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曹伟峰老师指出,当前行业普遍面临“品种多、数量少、交期短、变更多”的痛点,要求企业具备高效、高质、柔性的量产交货能力,从商品企划、按需制造、商品销售到经营分析,实现商品全链路数字化。破局之道在于: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从前端数字化建设、中端数字化赋能到后端数字化支撑,形成完整的品牌企业数字化落地规划方案。

曹老师还提出渐进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规划:短期规划(1-2年),完成线上渠道搭建与优化、客户数据收集与初步应用、供应链数字化基础建设;中期规划(3-5年),数字化营销体系完善、产品设计与生产数字化升级、企业资源规划与协同管理;长期规划(5年以上),全产业链数字化整合,数据驱动的决策体系建立、数字化创新与持续发展。

转型效果需关注业务增长、运营效率、客户满意度三大评估指标。随着技术发展,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将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企业需持续关注行业趋势,提前布局,保持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增长与运营效率提升。高管层需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组织变革与文化建设,加强与外部合作,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数字化与时尚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吴海燕

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以《数字化与时尚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压轴,从文化与科技双重视角预判行业未来。

1

文化源 · 创新流


吴海燕教授开篇设问各国文化输出是什么?对比了美、英、法、日等国的文化输出模式,她指出中国文化的世界输出包含世博会展示中国生活方式、博物馆收藏中国文化记忆、沿海商埠向世界输送艺术商品。中国奢侈品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国,影响生活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技术革新。

吴海燕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对纹饰的文化生活解读与思辨,映射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用物的关系。中国传统色彩与纹饰是东方的代表,以成语典故内涵研究为导向,以纹饰研究为主体,图文并茂、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相互发展,二大支脉汇聚成东方纹样的特色。

吴海燕教授深入分享了对于“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的认知,特别强调基础研究重要性。她以“宋韵文化”为例,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古、复制、复兴,也不是“衣食住行”样式的搬照,是创新性的活化中国几千年精粹文化,以艺术引领设计、设计引领生活的创新性发展。

2

时尚产业 · 内核聚力


吴海燕教授在第二课开篇指出,当前中国时尚业既蕴含潜能也面临危机。中国时尚业发展内核聚力包含环保与可持续性、新质生产力再创新、消费者数字变化研究、国际市场与本土化。利用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理念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将是未来成功突破的关键。

吴海燕教授还从历史维度阐释了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作为内核聚力,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演变。面对当下的数能时代,时尚设计知识构建迎来革新,对人研究、细分市场、风格范式成为重要一环,时尚智能定制成为重要方向,推动时尚设计智能化、产业发展智链化。

“艺术是审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吴海燕教授指出要打造艺科融合创新的时尚生态链。她特别剖析了新质生产力普及后的突破。智能时代,使得社会、行业、品牌等从人工社会的规范但无数据现状,上升到智能数字化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统一化的类同。社会行业品牌等普及新质生产力后,每天每季每年社会灵动化前行、创新性进化靠的是科技迭代发展与创意中艺术审美尺度的差别。

本场课程核心结论再次点题:艺术与科技创新,是时尚产业核心内核聚力。吴海燕教授将其内涵概括为:智能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智能化特色个性靠文化,讲好文化重在基础研究,人性悟性灵性诗性共鸣,艺科融合品牌齐翼翱翔。


3

东方丝国


最后,吴海燕教授以“东方丝国”品牌为核心,深入解析了其团队对传统文化活化的创新实践,详细展示了法海寺壁画衍生品与国礼一丝一瓷设计两大代表性成果。

“东方丝国”品牌产生缘由与责任——弘扬中国文化。2001年杭州西湖发布,2001年12月“观点2002”北京发布,2006年杭州吴山脚下“天下河坊”发布,2016年北京法海寺“归元初心”发布。其中,“归元初心”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2019年登陆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迪拜。

从西湖之滨到798先锋地标,从法海古刹到国际巡演舞台,“东方丝国”二十余载的历程,是吴海燕教授及其团队践行“弘扬中国文化”责任的生动写照,将融合传统智慧与当代设计的东方美学带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03

沉浸体验

参观艺尚小镇,解码标杆实践


本次高研班强化场景化学习,课程收官之际全体学员赴杭州艺尚小镇。此次参观以小镇客厅为起点,高研班学员们通过发展墙、宣传片和数字沙盘,全面了解了艺尚小镇的发展历程、区位优势、规划布局以及产业特色。

随后,高研班全体学员乘观光车,先后参访了艺尚小镇内小镇的代表企业,深度体验艺尚小镇的时尚品牌数字化建设,并实地感受艺尚小镇的“自然花园式”的产业环境。

“服装是艺术和生活的载体。”SHIJIE诗简开创“真我时装”,旨在打造东方意韵的全球化设计师时装品牌。在SHIJIE诗简,设计师施杰老师分享了其设计理念、产品系列和商业模式,高研班学员们在此体验服装中所蕴含的东方美学和文化底蕴。

“生活,是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片断集,集工作坊、展览、设计师买手店于一体,以可持续生活方式为灵感,用天然的质感与肌理,传递温润质朴的东方生活美学。高研班学员们在这一艺术疗愈空间放慢脚步,探寻“日常的诗意”。

作为艺尚小镇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典型企业,伊芙丽集团集设计、生产、零售于一体,建立一套数字化运作模式。高研班学员们通过伊芙丽运营大屏,实时了解销售额和销售排名,伊芙丽数字化工厂,了解产值目标达成情况,借助大数据精准洞察消费者画像。


04

思想碰撞

研讨交流思想,结业总结成果

本次高研班全体学员于BSiEE本涩召开研讨交流座谈会和结业总结会。交流研讨环节气氛热烈,来自多元行业背景的学员齐聚一堂,围绕数字化浪潮下的行业变革、AI深度赋能、产业痛点与未来机遇展开思想碰撞,共同探讨关于时尚品牌数字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至此,为期三天的高研班画上圆满句号。未来,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将持续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培育更多数字时代人才,推动浙江省从服装制造大省向数字时尚强省跨越发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