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依草叶而生,却在日射后,须臾间便消散无踪。因缘聚时显现,因缘散时消亡,以超然之心看待世间变化,在无常流转中寻得内心的安宁与自在。”这便是独属于中式的美学意境——“观物取象”:“观”天地自然之物,“取”客观自然物象,并通过艺术家的联想、理解产生超脱的、提炼的印象。这也被广泛应用在当代艺术和时尚的表达中。
6月8日,一场名为“观物取象”艺术与时尚展在杭州秋水山庄招贤艺术中心启幕。
本次展览由浙商总会艺术与时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浙商总会数字资产及交易委员会、浙商总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联合举办,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看云起(杭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共同支持。
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浙商总会艺术与时尚委员会主席郑念华在致辞中表示,今日之展是当代艺术家关于东方美学的转译实践,也是时尚与艺术共生共荣的孜孜探求,更是跨界融合践行社会责任的美育新篇。在此探讨东方哲思与当代艺术的交融,既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叩问。
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浙商总会艺术与时尚委员会主席郑念华
观物取象 佳作云集
步入秋水山庄,在青砖朱窗的历史建筑中开启“观物取象”哲学旅程。艺术中心空间不大,却是高朋满座,佳作云集。
比如让人过目不忘的,来自朱金石的作品“生若夏花”,浮雕的油墨和明亮的黄色,画面极具张力,仿佛即将破画壁而出。朱金石市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他的创作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不受限于媒介,不局限于时代,在当代全球文化的背景下,极具代表性。
朱金石作品 《生若夏花》
展品中还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的书法作品,杭州雕塑院院长林岗的“琴”系列——用石材、金属、玻璃等各类材料制成古琴、阮等音乐器材的造型,那些冷冰冰、硬邦邦的雕塑,仿佛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林岗作品“琴”系列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刚带来水彩作品《唯有牡丹真国色》。周刚的水彩之魂,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周刚说:“本土文化中具有传统精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确立个体与生命统一的意识上,基于生命的整体把握,统一神与形,更是本土传统文化精神不可缺失的。”这正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他本土现实主义坚守的精神内涵。
周刚作品《唯有牡丹真国色》
张宁作品 《秘境》系列
王晓明作品
王敏杰作品
刘正作品 《诗词系列》
韩绪作品 《女少》系列
曹晓阳作品《咫尺之间系列写生之八》
陈振濂作品
余宏达作品
黄光辉作品
王小松作品 《昨夜雨疏风骤》
顾跃作品
张彦作品
黄骏作品
常青作品
沈浩作品
郑翰作品
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
活动现场,来自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一场“东方美学走秀”,走秀模特来自英训时尚学院,走秀场地秋水山庄本身即是东方美学符号,与雅莹走秀系列服装的雅韵形成时空对话。
雅莹服饰
浙商总会副会长、赛丽正宏集团董事长夏赛丽在致辞中指出,从展览中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创新,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生生不息。作为公益大使,她尤为珍视本次展览的“商艺同心·美育未来”公益行动。赛丽正宏集团长期致力于文化赋能产业,当商业与艺术共舞,美育便能扎根现实,让善意流转不息。
参展艺术家代表进行了有关创作理念与美学思考的分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画家周刚在分享中谈到,画家需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进行创作。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在分享中阐释了本次展览的核心意义,在全社会趋同于一种状态的当下世界,展览追溯中国人如何去观察世界与表现世界,旨在告诉大家这个世界原本与未来的多元性。浙商总会艺术与时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策展人张黎在分享中从《观物取象》艺术与时尚展谈及浙商总会艺术与时尚委员会的未来规划,致力于将艺术之光注入时尚之风。
善行荣耀·慈善基金会分享环节中,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小飞作为代表发表讲话。赵小飞提及,本次展览以艺术为桥梁,架起了一座通往善意的渡船,这份对社会的深情反哺,让“众生平等”的哲思,不再只是理念,而将化作实实在在的帮助。
赵小飞还为捐赠艺术品的艺术家林岗老师颁发慈善证书。林岗老师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时代共振,此次为慈善事业慷慨捐作,彰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仁爱之心,将美与善熔铸为改变现实的社会动能。
浙江省省工商联副主席吴海瑜、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浙商总会艺术与时尚委员会主席郑念华、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军呈、浙江油画院院长常青、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原副院长王小松、浙江画院副院长余宏达、浙商总会数字资产与交易委员会执行主席闫珞珈共同剪彩,宣告展览正式启幕。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观众可体验“取一象观万物”的感通之约,参与文创礼品互动及慈善公益行动,共塑包容性社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