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对网络渠道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市场动态的持续追踪,我们发现国内童装市场在2024年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尽管线下实体店铺因社交电商的冲击而遭遇挑战,线上市场却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各个细分市场和品牌之间的竞争格局亦发生了新的变化。
2024年上半年童装市场的规模达到353.2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实现了2.7%的微幅增长。在主要销售品类中,裤子、T恤以及套装占据领先地位,其销售额分别达到47.4亿元、33.1亿元和30.6亿元。
在细分品类的增长速度方面,羽绒服饰/羽绒内胆、儿童旗袍/唐装/民族服装、棉袄/棉服位列增长速度前三甲,其增长率分别高达84.9%、46.6%和41.1%。新中式童装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兴宠儿,儿童汉服的销售额同比实现了94.7%的高速增长,儿童旗袍销售额同比增长53.1%,儿童唐装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35.2%。尽管基数较小,儿童POLO衫销售额同比增长37.5%,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儿童户外服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稳步增长,市场销售额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15.4%。然而,儿童户外服市场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春季和秋季为销售高峰期。
在分析2024年上半年天猫和淘宝平台的品牌竞争格局时,可以观察到巴拉巴拉、Dave&Bella / 戴维贝拉、安踏等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了稳固的地位,分别占据了2.7%、0.9%和0.6%的市场份额。同时,众多品牌在增长速度上表现突出,波司登童装在上半年实现了88.8%的增长,左西增长了40.2%,儿童内衣品牌棉奇熊增长了36%,笛莎增长了27%,TeenieWeenie Kids增长了25.9%。
波司登通过构建功能体系、开发新品类以及与知名IP进行联名合作,成功实现了儿童户外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8.4%。左西专注于男童市场,凭借时尚潮流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占据了百元以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笛莎则深耕女童市场,依靠优质面料和独特设计稳固了市场地位;森马服饰旗下的Mini Bala迷你巴拉在线上市场发展迅猛,同比增长了18.9%,并且正在积极拓展线下市场。
从当前市场趋势与数据研判,2025年童装行业将聚焦三大核心风口,为浙江企业提供重要战略机遇:
其一,新中式童装与文化IP的深度开发。2024年新中式童装爆发式增长,印证国潮文化从成人向儿童消费的全面渗透。浙江作为宋韵文化发源地与纺织非遗资源大省,企业可依托本土文化优势,联合博物馆、非遗技艺传承人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审美的童装产品,抢占“文化+童趣”的新兴赛道。
其二,功能科技与场景细分化创新。消费者对童装功能性需求持续升级,羽绒、户外服饰等品类高增长,显示科技面料、防风防水、轻量化设计成为竞争关键。浙江企业应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关智能温控、抗菌环保等核心技术,并针对露营、滑雪等亲子户外场景开发专业化产品线,构建“科技护城河”。
其三,精准定位与全渠道运营能力。市场分化加剧下,聚焦细分人群的品牌表现亮眼。浙江童装企业需进一步挖掘“小而美”赛道,通过柔性供应链快速响应需求,同时深化“社交电商+线下体验店”融合,利用直播、私域流量增强用户黏性。
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将持续推进三大举措:一是搭建童装设计创新平台,整合丝绸、刺绣等传统工艺资源;二是推动绿色智造标准落地,鼓励使用可再生纤维与低碳印染技术;三是支持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独立站、海外仓布局全球市场。期待浙江童装产业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推动从“制造输出”到“品牌赋能”的跨越,引领浙江童装走向品质化与国际化。